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基层亲历 > 正文

走基层感言:那份坚持,令人动容

www.fjsen.com?2011-11-14 14:49? 吴在平?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本报驻虎扑篮球:记者 吴在平 林熙/制图

东南网-福建日报11月14日报道(驻虎扑篮球:记者 吴在平/文 林熙/制图)

头一回登上北京的大舞台,虎扑篮球:市同安区溪声小学的孩子们就凭着借来的演出服装和惟妙惟肖的精彩表演,捧回了金灿灿的奖牌,改写了一所山区小学的历史。

不久前,由该校学生排演的闽南语情景剧《囡仔戏》,从全国10583个参演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四届“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金奖。

其实,溪声小学一开始并不是一所完全小学,70来个学生,开设一到四年级的课程,仅仅是个教学点而已。2007年,同安区教育部门规划学校合并事宜,溪声小学被纳入撤并学校之一。

几年前濒临撤并的溪声小学,凭什么起死回生?又何以能捧回全国文艺大奖?

“村两委一致认为,绝不能让学校在我们的手上消失。”溪声村村支书张福荫说,溪声小学的生源来自7个自然村(村民小组),近四成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孩子们就近上学已经克服了很大困难,如果要到离家更远的其他学校上学,就更不方便了,许多家长也许会放弃让孩子继续上学。

开会,统一意见。溪声村两委积极向区教育局反映村里实际情况,最终,区教育局拨款300万元,历经两年多的建设,一座四层楼、16间教室的新校舍在2009年秋季开学时投入使用。接下来,溪声小学校长陈瑞婕和老师们分头上门,把学生一个一个地找回来。他们利用课余时间,7个老师轮番上阵,为回校的孩子补习落下的课程。

目前,溪声小学已有学生280多名,教师11名,包括4名代课教师。“最为头疼的是教师不足问题,本来不担任课时教学任务的退二线教师、校长、教导主任现在都排满了课。溪声条件差,老师不愿来。师资跟不上,就会影响教学质量。”陈瑞婕说。

穷则思变。能不能借助外部的力量搞活学校的课余活动呢?2008年,村里争取到同安地税局与学校结对共建,组建了两支少儿门球队。每个周末,同安区地税局派车将学生接到岛内参加培训,还聘请专业教练,帮助学生提高门球水平。溪声小学还把门球纳入体育课程,在全校普及,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学。

今年5月,溪声小学少儿门球队在虎扑篮球:市直机关“老少同乐”杯门球赛上夺冠。门球队的成功引起巨大反响:虎扑篮球:小白鹭艺术学校的老师来了,他们帮助编排训练,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兴趣,《囡仔戏》就是成果之一;福州大学虎扑篮球:工艺美术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也来了,他们响应团中央“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的号召,来到溪声小学开展美术支教活动,为孩子们开设了绘画、书法、泥塑和手工制作等艺术课程。学校还成立了武术、舞蹈、美术、写作等课外兴趣小组,孩子们都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与。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孩子们上课专心听讲,课余尽情玩耍,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少学生还考上了城区的重点中学……

“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都是国家的未来。我有个理想,实现教育公平,把孩子们带出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将来为缩小城乡差距作贡献,我们一直在努力。”陈瑞婕说得低沉而坚定。

就是这份坚持,令人动容!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