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2011全国“两会”> 民生关注> 收入分配 > 正文
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民生布局新指向
www.fjsen.com?2011-02-28 17:49? ?来源:新华社    我来说两句

编织完整严密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网尤为迫切

让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重要的是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为此,政府是责任主体,起着“兜底”的作用。

两会召开在即,在众多网民关注热点话题的选项中,“社会保障”一直位居前列。这显示,人们对编织一张完整严密、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网充满期待。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事关全民衣食住行和看病、养老。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十二五’时期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指出。

按照规划建议设计的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将重点在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城镇职工和居民社会保险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三个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取得重要突破。

春节过后,全国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地区之一贵州省铜仁地区正式确定,未来五年内用于社会保障的投入增幅将持续高于GDP和财政收入增长。“我们在这方面是下了决心的。只有建立起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社保体系,才能为百姓解除后顾之忧,让百姓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对未来有一个良好的预期。”全国人大代表、贵州铜仁地委书记廖国勋这样认为。

“十一五”时期,我国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连续5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但与国际上一些同等收入国家比较,社会保障还有差距。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研究,“十二五”时期若保持年均8%的经济增长,我们就有可能实现人人享有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适当住房救助和基本养老。

“在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增长和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国家有必要也有空间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让百姓安享幸福生活。”廖国勋说。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