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1日电 台湾《联合晚报》11日刊出社论说,台湾选举多,照理说,从选将到选民都身经百战,选举过程应是按部就班。但新鲜事还是年年有,选举手段越来越激烈,花招越来越诡异。爆料可能是爆假料,栽赃也可能是假栽赃,每一个事件都藏有陷阱,每一次出招都别有意图。选举失焦莫此为甚。

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选举多,几乎年年有选举,往往没清静多久就又进入选举热季。照理说,从选将到选民都身经百战,选举过程应是按部就班。但新鲜事还是年年有,选举手段越来越激烈,花招越来越诡异,选战中到处可见谍对谍,到最后一定会上演几场混淆真相的戏。

年底县市长选举,说重要当然重要,尤其民进党定位为“‘地方’包围‘中央’”大战的开始,国民党则是试探马主席革新路线的前哨战。但这场选战至今,硝烟迷雾,几乎看不见地方事务的主轴。南投成了“李文忠vs.吴敦义”之战,李文忠手段过头,内伤自己。宜兰冒出个绿博弊案的真假疑云,是否周刊媒体牵涉其中打假球,到现在有理说不清。有些县市不是蓝绿对决,而是地方派系对决;另外也有农业县专攻牛肉议题,闹得像是台美之战了。

老百姓选个父母官,被迫面对的议题,从是否黑道治政到涉外谈判得失,再加上“脚尾饭”、“走路工”等翻版事件此起彼落。爆料可能是爆假料,栽赃也可能是假栽赃,每一个事件都藏有陷阱,每一次出招都别有意图。选举失焦莫此为甚。

选举的铁律当然是成王败寇,但现在的政党把每一场选战都要打成坚壁清野一般,不但非要靠出奇的战术以致胜,也非要“厚黑学”掌握彻底才能撑到最后。其结果:唯心狠手辣、踩着别人尸体往上爬的人,胜算才高。看看近日一篇报道,统计台北县29乡镇市长有11人涉讼中,包含两位已遭解职;再看最近“立委”接二连三被判决丧失当选资格。难道能当选的多是“坏人”吗?教科书里还在讲什么选贤与能的高调,台湾的选举现实却为什么变成这样?

讲得赤裸裸一点,选举出贱招还是以两颗子弹事件为最,从此剥除了选战手段的最后一丝格调与羞耻心。历史走到那一步却始终不能还原真相的话,尔后没有什么事做不出来,没有什么手段会不好意思用。选举选成如此道德沦丧,怎不令台湾人民伤心!

?

' />
台湾《中国时报》11日刊文说,20多天后的台湾岛内县市长与县市议员基层选举。这是一场很奇怪的战争,比较值得观察的是,后续可能造成的蓝绿气势消长关系,整体看,民进党如努力守住云林、嘉义、屏东,及重新拿回宜兰,才算保住基本地盘,否则只要弃守一个,就算是反攻失败,倒是其它县市才是观察未来蓝绿政治局势可能变化的指标。

文章摘编如下:

二十多天后的台湾岛内县市长与县市议员基层选举,说来只是“马主席”的难题,并不是马“总统”的难关。毕竟对“中央执政权”之争来说,这场选举只是“地方”县市长与议员的改选,从台湾历年来的选举经验来看,“地方”选举结果所造成的后续政治效应,实在很难会影响到“中央”层级的选举。

比较值得观察的是,后续可能造成的蓝绿气势消长关系,整体看,民进党如努力守住云林、嘉义、屏东,及重新拿回宜兰,那才算是保住基本地盘,否则只要弃守其中一个,民进党就算是反攻失败,倒是其它县市才是观察未来蓝绿政治局势可能变化的指标。

南投县将是很有趣的观战区,吴敦义与“更生人”出游争议的意外插曲,反而让南投县长选举被喧宾夺主。吴敦义或行政系统势必花更大的力气,在南投进行面子与里子的双重保卫战。因此南投县长意外带有“阁揆保卫战”的意涵。

至于桃园、新竹县、新竹市、苗栗、基隆、花莲、台东、澎湖和离岛等地,民进党只是插花玩票,甚至还跟“友好人士”合作,观战的指标将在于一些国民党存在着内部争议的县市,民进党或绿营友好人士能否乘势而起,例如:花莲、台东、新竹县等。不过,其难度颇高,因为这些泛蓝内部争议早就是历史旧伤了,当时民进党“执政”时期都没拿下县市长宝座了,更何况国民党已经掌握了“中央执政”资源。

至于民进党喊出第二次“地方”包围“中央”,然而当下的时空背景已经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政治环境大相迳庭,现在的民进党需要改变的并不是选战策略,而是政党体质与政治路线。民进党要浴火重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从选制看,单一选区的县市长选举,大致上呈现政党对决态势,选战内容也反映出政党各自政治作风,复数选区的县市议员选举,则各方势力倾巢而出,花招百出,暴力、贿选、非理性攻讦等恶质选风,层出不穷,“地方”治理质量的低落,始终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

这是一场很奇怪的战争,国民党中央的思维似乎跟“地方”不完全同调,民进党中央又把这场选举当作是重返“执政”的前哨战。虽然选举结果并不会改变蓝绿政党各拥一方的局面,但还是可以看出明年几大“直辖市”市长选举的可能发展,以及未来蓝绿政治势力消长的基本态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