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虚重”不能让消费者买单
2025-06-30 16:53:2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明明是2.1kg的快递,但“向上取整”后可以变为3kg重量的收费标准吗?近日,澎湃新闻“马上测”购买8件净重为2.5kg的样品,购买相同规格包装进行打包并自行称重,总重量为2.7kg左右,此后记者分别通过8家常用快递公司,以“标快”“普快”的方式邮寄到市内同一地点。有快递员称,即使“2.1公斤也算3公斤的(收费)”,还有快递公司将重量2.7kg左右的快递,标注为4kg。(6月30日 澎湃新闻) 这种看似“四舍五入”的计费方式,实则暗藏猫腻,折射出快递行业在收费规则上的乱象,更暴露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灰色地带。 快递行业的计费规则本应清晰透明,首重加续重的模式早已为大众熟知。然而,部分企业将续重标准粗暴地设定为“不足1公斤按1公斤计费”,甚至在未明确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擅自“向上取整”,将计费重量与实际重量割裂。这种操作看似符合数学逻辑,实则背离商业伦理。当消费者为“虚重”买单时,企业的利润增加了,但公平交易的底线却被悄然突破。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快递企业将计费规则异化为“霸王条款”。根据《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企业需明示服务价格,快递运单应标注实际重量。但现实中,不少企业线上平台未公示续重标准,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客服的口头解释;更有甚者,直接在运单上虚报重量,将违规行为“合法化”。这种信息不对称与规则模糊,使得消费者陷入维权困境——既要为隐性收费买单,又难以找到法律依据维权。 快递行业的乱象背后,是资本逐利与行业自律缺失的双重症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部分企业为压缩成本、提升收益,将计费标准作为“灰色盈利点”。而行业内部缺乏统一的续重规范,也导致企业各自为政,甚至以“行业惯例”为由放任乱象滋生。长此以往,消费者用脚投票的选择权将逐渐失效,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亦会被侵蚀。 破解这一困局,需要多方合力重塑行业生态。监管部门应严格落实快递运单实名制与重量标注规范,对虚报重量、未公示价格等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确保法律条文不再停留于纸面。快递企业需强化自律意识,将计费标准精细化——如参照邮政、顺丰等以0.5公斤或0.1公斤为续重单位,既符合消费者习惯,又体现公平原则。此外,行业协会应推动建立统一的计费基准,通过技术手段如智能称重系统,减少人为干预的空间。 快递包裹连接着千家万户的需求,其计费规则的合理性关乎民生福祉。唯有将公平透明写入行业基因,让每一克重量都匹配应有的价值,快递服务才能真正成为便利生活的纽带,而非绑架消费者权益的绳索。(舒昊)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