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别刨局长日记披露者的底了
www.fjnet.cn?2010-03-18 09:01? 几又?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虎扑篮球:广西来宾市烟草专卖局局长韩峰日记来源的另一个说法,是韩峰陷入政治权力斗争。韩峰做事较稳重,“国家烟草局很看好、认可这个人”,但日记的曝光,使他被提拔的希望化为乌有。另有消息人士称,他们从烟草系统内部人士处得到的消息是,日记是被韩峰的老婆挂上网的,但不清楚她是出于什么动机做出此事。(《环球人物》3月17日)

据最新消息,韩峰日记内容的真实性得到了确认。3月14日,韩峰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随着调查力度的加大,如果不出意外,这根腐败藤很快将大白于天下。然而,不知是否因为意犹未尽,一些媒体急于刨出局长日记披露者的底,什么竞争对手说、情人前夫说、黑客说、电脑维修者说,这次更是进一步将范围拓展至韩局长的老婆身上。

读者当然关注到底是谁披露了这条信息,但这样对披露者身份的刨根问底,很难说不会对举报人人身安全带来威胁。君不见,河南青年王帅曾因为在网络上发帖披露事实,结果遭到跨省追捕。虽然在舆论介入下,王帅总算逃过“牢狱之灾”,但他也表示“再也不反映问题了,不会在网上发帖,甚至连举报的事也不会再做了”,因为“这个代价太大了”。虽然没有证据和信息表明,公权力可能打击局长日记事件的披露者,但对发帖者而言,一旦个人身份信息被精确定位,其危险将是不言而喻的。

不管发帖者出于什么动机和原因,最终均将导致腐败案件的查处;不管我们对网络监督的完善性还有什么样的苛求,但“网友曝”切实推动了监督工作的深入。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发帖也是举报的一种重要方式。保护举报人这是一句时常提及的老话,然而,一直以来我们对法律层面的保护关注极多,而对个人可以尽到的责任却往往被忽视。

其实,揭开局长日记披露者身份也只是满足一下读者的“窥私欲”,但此举却可能为当事人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尤其在举报人保护制度缺失的今天,主动呵护举报人信息更显必要。在此,出于对发帖者的保护,还是别再刨披露者的底了。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