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林萧 > 正文
当“富可敌国”遇上“民工荒”……
www.fjnet.cn?2010-03-03 15:26? 林 萧?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8~2009)》日前发布,中国多个经济大省的经济总量已超过G20部分国家。2008年,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沙特阿拉伯,在G20各国中排列第16位,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山东、浙江等省的GDP也超过了G20部分国家。(据《广州日报》3月1日)

乍看新闻,不觉有些振奋人心,咱们国家如此多的省份经济总量超过诸多国家,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但近日同一条新闻也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一项调查分析结果,我国沿海地区有70%被调查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民工荒。

“富可敌国”与“民工荒”并存,中间似乎并无多少联系,但仔细一想,不由得让人感觉尴尬。倘若“民工荒”出现的原因是国民经济全面提高,老百姓都全面富裕起来,这实在是可喜可贺的一件幸事。用GDP数据来衡量经济水平,广大老百姓看不懂,也不愿意去懂。但说到农民工问题,恐怕最具有发言权的还是老百姓。据《南方都市报》发布的一份《珠三角农民工生存状况报告》显示,2008年农民工家庭年总收入仅为31026元,报告称“农民工的生活消费水平非常低”。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工家庭总收入尚且如此,扩大到更广泛的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民工的整体生存现状可想而知。

那么,形成“民工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近日发生在广东东莞的某知名家具厂全体工人停产要求加薪的事件上可以看出,工资才是硬道理。所幸的是笔者出生于农村,笔者所在的家乡人都算得上不折不扣的农民工,因此我更能真切地了解到农民工不愿意出去打工的原因。“工资低,无保障,高薪难”,这些才是农民工普遍的关注的问题,比如国家三令五申规定的加班费、社保等民生问题,放眼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有多少企业真正做到,又有多少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民工身上?

然而,更为可笑的是,GDP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发明,连他本人最近也反复“忏悔”,他表示“GDP最大的一宗罪是没有考虑社会和人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贫穷的还是广大老百姓,而我们所谓的专家们还在年复一年以计算GDP为荣,以我国多个省份“富可敌国”沾沾自喜。

由此看来,“富可敌国”不过是少数人鼓吹的自欺欺人的卑劣伎俩,其蕴含的泡沫成分不亚于“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要知道,牛皮总有吹破的一天,看看广大农民工的生存现状,“民工荒”不过是给了“富可敌国”一记最响亮的耳光。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