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新华时评|“机”遇中国 共享未来

2025-08-14 10:32:24?作者:?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洪振威   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题:"机"遇中国 共享未来

新华社记者孙晶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已落下帷幕。能模拟人手灵活抓取微小物体的"灵巧手"、步履稳健且能与人流畅对话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精准协作的机械臂……5天里,来自国内外200余家机器人企业带来的1500多件展品,共同描绘出机器人深度融入人类生产生活的未来图景。

一场世界级的专业展会在此"引爆",其根基深植于中国强大的产业优势与深厚的创新土壤。本届大会创下一项纪录: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齐聚一堂,数量为全球同类展会之最。同时,超过100款首发新品集中亮相,向世界展现令人惊叹的技术迭代速度。这背后依托的,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所拥有的"全周期"发展沃土。这里有完整的产业链,为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提供坚实基础;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覆盖工业、农业、医疗等各大领域;更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为行业发展带来无限可能。正如一位欧洲参展商所感慨的:"中国市场是创新的试验场,更是成长的加速器。"

如果说强大的产业基础是"硬实力",那么大会所展现的开放姿态,则体现了中国积极拥抱智能变革、引领推动创新合作的诚意与信心。本次大会的核心议题涉及人工智能与实体机器人融合等全球性前沿课题。大会不仅有产品博览会,更有超过400位国内外业界代表参与的高端论坛。中国为全球科技界搭建交流思想、凝聚共识的平台,得到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等28家国际机构的赞同与支持。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其进步从来不是闭门造车、单打独斗就能实现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洪海教授告诉记者,机器人的发展,本身就是融合了精密机械、新材料、电子工程、软件算法、人工智能等诸多学科的集大成者,是全球智慧通力协作的结晶。在这样一个深度融合的产业中,如果像有的国家那样人为制造壁垒,试图割裂产业链与创新链,不仅会大幅增加创新成本,更会阻碍技术进步的整体步伐,最终损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历史和事实证明,只有开放合作、互通有无,才能共同"做大蛋糕",实现互利共赢。这场大会向世界发出响亮的信号: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开放的中国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拥抱创新、促进合作,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全球共同发展注入更强劲、更普惠的科技力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