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新选择 宠物、智能农机等专业划出“新赛道”
2025-06-30 15:15:4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李雅兰 我来说两句 |
现在正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日子。记者发现,今年各大高校在涉农专业的设置上出现不少新变化,在培养方式上也呈现更多创新特点。 湖南农业大学 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 今年,湖南农业大学新增了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学制四年,毕业生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涵盖食品免疫学、营养与代谢调控、健康数据管理等知识模块,与产业需求对接更加紧密。 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娄敏:这个专业是响应“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大需求而设立的新兴交叉学科,聚焦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膳食平衡调控、功能成分开发及健康数据分析等“大健康”产业关键领域。 山东农业大学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是今年新设置的专业,2025年起首次对外招生,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 宋占华:当前咱们国家的农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大量的智能农机装备,这一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各地农机企业、科研院所加大力度引进智能农机专业领域的人才。我们学校为了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增设了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涉农学科专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今年国内高校涉农专业设置重点突出了产业与技术深度融合、服务产业发展等显著特点。 在培养方式上,各大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北京大学将人工智能应用在农业教学各个环节。河南农业大学新设神农创新班,强调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华中农业大学开设“农业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农业、大生命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 中国农业大学 “宠物”本科专业 今年国内高校新推出的涉农专业中,有一个本科专业特别火,就是动物科学方向。伴侣动物是一类能够和人生活在一起、进行亲密沟通和相互情感交流、能够给人们带来生活快乐的宠物,因此这一新兴专业也被称为“宠物”专业。 “宠物”本科专业的招生放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大类下,专业方向为“动物科学(伴侣动物)”,学制4年,毕业生将被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助理 周旭峰:这几年宠物产业发展非常快,对于人才的需求非常高,围绕着宠物整个产业的发展,包括宠物的食品、宠物相关的外围产品服务,相关的方向开设了这样的一个本科专业。 今年中国农业大学将扩招本科生500人,其中的50人将被分成两个班,第一年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农业大学本部学习,后面三年转到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学习。专业聚焦城市化进程中犬、猫、马等伴侣动物产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培养兼具畜牧科技基础与伴侣动物领域产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新兴涉农学科就业前景看好 今年新设的这些涉农专业,未来的就业机会如何?继续来看报道↓↓↓ 新设的宠物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与市场需求息息相关,包括宠物美容与健康、宠物饲料加工工艺、马术与马文化等,就业前景看好。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助理 周旭峰:我觉得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未来一定能够在这个行业有很多的就业机会。宠物的相关食品、相关产品的研发、销售、经营、管理,都有很多岗位和需求。我们希望通过培训培养,能够为未来的宠物行业输送高端的人才。 2024年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并且呈现出宠物食品占主导、宠物诊疗增速加快的发展格局。专家表示,期待随着新专业落地,有更多优秀学生参与进来,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理事 刘晓霞:宠物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比如相关的一些医疗人才,相关的一些培训、行为训练,很多方面的人才其实都是需要配套增加的。我们看到今年农大出现了动物伴侣的本科专业,我觉得是非常令行业振奋的。 山东农业大学今年新设置的“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对接农业智能装备工程领域的技术前沿,融合自主导航、智能设计、自动化控制、物联网及农业机器人等核心技术设计课程,为农业智能装备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 宋占华:根据我们前期调研,这个专业培养的人才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岗位涉及智能农机装备、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品设计、研发、应用及项目管理,可以到相关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工作。 (总台央视记者 王凯博 田琪永 宋建春 湖南台 湖北台)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