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当节气遇上典故:吃过夏至面 一天短一线
2025-06-22 10:05:15? ?来源:中国蓝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今天(21日)10点42分,我们迎来了夏至节气。这一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且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 清陈希龄《恪遵宪度抄本》中解释了“夏至”一词的由来:“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同时,夏至是盛夏的起点,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会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此外,“立竿见影”这一成语与夏至日相关。对于地处北回归线地区的公众来说,夏至日会出现“立竿无影”的有趣现象,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观察看看。 今天,您吃面了吗? 中国谚语有言:“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我国各地都有在夏至这天吃面的习俗。面条作为食物中“最长”的代表,与夏至这一天“不谋而合”,再加上夏至前后正是小麦新粉上市之时,来一碗面条既象征着对季节变换的认可,也庆祝小麦的丰收。 不过同是吃面,不同地方仍有不同的吃法。 在南方,多种特色的面条熨帖着人们挑剔的味蕾:杭州片儿川、福建虾面、广东竹升面、扬州阳春面、镇江锅盖面……风味十足,充满意趣。 而北京一带人们爱吃炸酱面,先炸好酱,然后再把面条煮熟,用凉水过一下,再调上炸好的酱。有些人家还拌上些黄瓜丝、水萝卜丝、黄豆芽等,味道更佳。 除了面条,夏至饼、豌豆糕、夏至羹等传统美食也在夏至这天登场。 在江南地区,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腊肉等,俗称“夏至饼”,俘获了无数人的芳心;在湖南长沙,当地人喜欢用糯米粉拌鼠曲草制作汤丸,煮成“夏至羹”来喝;在江苏南京,人们喜欢在夏至吃豌豆糕,以便开胃。 根据不同节气的主题风格,中国蓝新闻将不断更新二十四节气的“客户端皮肤”。已经拥有二十四节气之“夏至”数字徽章的用户,可在底部导航栏“我的”—“我的主题”中获取并查看到新版的“夏至”节气皮肤,让客户端清新“换装”,开启“夏至”模式。还未拥有数字徽章的用户,可前往【数字徽章】版块兑换,先到先得哦!点击领取徽章>>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